外籍生和漢字的戰鬥

在本文章我想探討的問題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真的需要掌握漢字嗎?在真實的語言環境裏,學生非用手寫出漢字不可嗎?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社會寫字的人越來越少:筆電、手機、伊妹兒、臉書和類似的網站等多樣管道都能滿足人們溝通的需求,也不需要人們拿筆寫字,只要敲敲鍵盤就可以了。也由於人們都習慣打字的緣故,很多華人也經常忘記怎麼寫字。比如說,我有時會問一些台灣朋友某個字怎麼寫,他們猶豫了一陣子之後才回答:「應該是這樣寫的吧,但是我不太確定耶!你去查查看詞典好了。」或者是說:「其實我不太記得這個字是木字旁還是金字旁…你查詞典比較保險吧!」有的更誇張,先叫我等一下,然後自己在手機裡輸入注音符號,再把找出來的漢字透過手機螢幕秀給我看。這表示認字比寫字簡單得多,連對華人而言也不例外!至於對筆順的掌握更不用說…記得以前有些台灣朋友在手機或GPS的螢幕上寫字時,因為筆順不對,軟體就認不出是哪一個字,就顯示不出來,或者是螢幕上直接出現他們完全沒想到的漢字!幸好生產手機的公司後來發明了更聰明的軟體,不管輸入的筆順對錯,最後會出現的漢字一定是人們需要的那個,真神奇!這些科技的發展帶給我們極大的方便,不過也導致人們失去手寫的習慣而忘記怎麼寫字。從這點來看,既然連華人都不太需要,甚至也不太會寫漢字,那又何必折磨外國學生練習且學會怎麼寫漢字呢?
有的老師認為,要學會漢字非用手寫練習不可。Walker指出手寫能幫助外籍生提高閱讀能力(Walker, “Designing an intensive Chinese curriculum”, p.209)。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事實上從視覺、聽覺、動作等刺激,都可以幫助人腦儲存新的訊息,因此寫漢字時手的動作也可以協助學生的記憶,加強學生對漢字的印象。儘管如此,這個理由的說服力還不夠強。雖然手寫對記憶絕對有幫助,不過我們就能確定手寫是學會漢字的最有效的方法嗎?
打個有趣的比方:有個豐腴的小姐想要減肥四公斤,因而决定禁食兩個禮拜。兩個禮拜後她的確成功了,真的瘦了四公斤!不過沒多久以後又胖回原本的體重,而且因為失去了信心,導致她再也不想嘗試減肥。她心裡想:「反正以後還會再胖回來…又何必把自己弄得那麼辛苦呢?總之我的體質就是這樣!」不少外國學生也經歷和這樣類似的情況:今天練習了幾個漢字,明天就忘了!更離譜的是現在練習寫幾個漢字,幾分鐘之後就忘了!他們心裡想:「我還是早點放棄學漢字,反正學不會!畢竟漢字跟我母語的文字差得太遠了,而且漢字本身也太多了,學不完!」因此手寫漢字並不是學漢字的最有效的方法,反而有可能導致學生排斥漢字、憎恨中文、失去學習中文的動力而且,因為練習手寫漢字會用掉很多的時間,影響到學生學習的速率降低。
有的老師認為漢字教學可以增加中文的魅力。不可否認,漢字對某些學生是有很強的吸引力,而且會漢字能讓學生獲得某種程度的成就感。雖然如此,漢字教學不應該占去課堂和回家作業的太多時間,更不應該是初級課程的核心。而爲了發揮漢字的魅力,老師可以設計一些簡短的漢字課,不過這樣的教學不應該以漢字為導向,更不應該過度強調對於手寫漢字的掌握。漢字手寫只不過是種練習,絕不會是華語課程的終極教學目標。
總的來說,學生練習寫漢字對他們的學習幫助不大,反而影響他們的進步速度,因為爲了練習寫字就沒時間做其他更有意義的聽說讀寫練習,又有可能降低學習動力。最重要的是,學會手寫漢字根本沒有任何實際的用途。無論如何,大部份的華語老師還堅持漢字手寫的重要性並要求學生不斷地練習。原因何在呢?我將在以下分析出三個理由:
一、       華語教材的影響。大部份的課本前面幾課都會簡介漢字的結構、筆劃和筆順、部首和部件等等。除此之外,也附上漢字作業簿,方便學生多練習寫字。老師就被課本同化,不知不覺地撥出無限的時間給學生透徹地介紹漢字,還叫他們練習寫漢字寫個不停。很可惜,因為這緣故,寫漢字的練習量經常是超過發音和聲調的練習的。
二、       傳統華語教學的影響。直到過去幾年之前,大多數學漢語的外國學生都是念人文科目的。專為他們設計的華語教學也就當然十分強調讀寫兩項能力。漢字的內涵對這種沉迷於中國文學、文言文、歷史、藝術、哲學等文化表現相當重要。毫無疑問,這種學生不但需要透徹地分析漢字,也對漢字相當瘋狂。不過,隨著經濟和社會的改變,現在學習中文的學生是多樣的,他們的學習需求跟早期的學生是又不相同的。而為了因應學生的需求,華語老師也跟著這些變化來調整他的教學目標和方法,懷疑甚至是擺脫傳統華語教學的一些錯誤概念。現在的學生想要快速地增加詞彙量,至於能不能寫出該詞彙的漢字絕不是什麼重要關鍵,其實只要會認就好;至於寫得漂不漂亮或正不正確更不是要受到琢磨的點。
三、       童年歲月的回憶的影響。老師小時候用手寫不斷地練習寫字。所以當在教書的時候就不能不這樣想:「我從小就是這樣學漢字的,實在是想不到更好的方法!」很可惜,抱持著這種想法的老師還沒有意識到學生的國籍跟他截然不同的、學生的年齡跟小時候的他也是不一樣的,而且他小時候的學習目標跟他現在所碰到的學生的也不盡相同。
筆者認為,學習漢語好比很長久又辛苦的賽程。若想要學生跑得很快、輕鬆地到達終點,老師就不應該叫他們負起不必要的負擔,例如練習寫漢字。

1 則留言:

  1. Ciao 江同學,嗯,即便我非完全同意本文論點,我仍忍不住要給它個欣賞的大讚!因為這可以讓身為華語老師的我(們)有新的思考點。
      我也主張識字和寫字是分開的技能(識寫分流),所以我開過認字課,目的只在訓練學生會識字就行;但這不代表識、寫是不相關聯的兩件事。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我非外國人,永遠沒辦法理解外國人對漢字的感覺;反之,亦然!
      由你來評論這個議題,也客觀,也不客觀。怎麼說呢?說客觀,因為你是外國人。說不客觀,因為你正是那曾自我要求勤於練習抄寫漢字的外國學生。記得在你601時,每有錯別字,我只要求學生另寫一行,但你往往大大超出了我的要求,丟回來密密麻麻五顏六色的抄寫稿紙。你這種自動自發的訓練,讓我當時一度誤以為你很享受書寫漢字呢。試想,若沒有那些自我訓練的功,如今你的漢字識字能力會如何?沒人說得準。(重點在,那些全是你主動下的功夫,沒人逼你。)
      哈哈,說實在,對這個問題我也很想知道!我是學科學的,我倒想做個實驗,去找些志願的學生,把他們分成「對照寫字組」和「實驗識字組」。訓練要求前者一定要能識會寫;而後者只要能識字就好。
      但我大膽地預先猜測,就算為了只要能識字就好,也會有不少學生像你當年一樣,主動拿筆抄寫吧。因為在我短暫學習泰文的經驗中,我為了認識那些泰文字,很本能的天天在草稿紙上做很多額外的抄寫。當然,有可能這是我受了華人傳統學習方法的制約所致;但,也有可能這是人的本能。

    不實驗,怎知呢?

    話說回來,你這篇,很棒的分析!欣賞!

    Ocean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