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對外籍生所造成的困擾和誤解

外國人士習得華語發音時,難免遇到一些難點。該難點的主要由來有兩個:(一)自己母語發音系統的干擾,(二)漢語拼音所造成的誤解。由於學生的母語發音系統有所不同,所以他們所遇到的難點也不一樣。至於漢語拼音所造成的誤解,不管學生的國籍如何,遇到的困擾則是一模一樣的。筆者根據自己學習漢語的經驗和教學觀察,整理了以下的資料。我們會談到空韻“i”、韻母“ü”和“iu”這三個造成誤解的韻母以及提及恰當的教學建議。

1.      空韻“i”所造成的誤解。老師寫“吃” ,學生念“七”;老師寫“知”,學生念“雞”;老師寫“師”,學生念“西”。老師推論學生應該是把“zhchsh”跟“jqx”,這兩組分不清楚。不過老師寫“車”、“這”、“設”,學生居然念得對。顯然,學生弄懂了怎麼發“zhchsh”,但是因為漢語拼音的影響而出了問題。事實上,漢語拼音把ㄓ、ㄔ、ㄕ寫成“zhichishi”,原來漢語所標的“i”是空韻,但是學生以為應該把那個“i”發出來,結果他們的“ㄔ”加“i”的音變成“ㄑ”。
教學建議:給初級學習者標“zhi)”、“chi)”、“shi)”好讓他們瞭解漢語拼音所標的“i”是不用發的。

2.      韻母“ü” 所造成的誤解。老師寫“軍” ,學生念“ㄐㄨㄣ”;老師寫“熏”,學生念“ㄒㄨㄣ”;老師寫“逡”,學生念“ㄑㄨㄣ”。這是因為不管是“ㄨㄣ”還是“ㄩㄣ”,拼音都標“un”。
教學建議:讓初級生弄懂“jqx”後面的“un”其實要念得像是“ün”,其他聲母後的“un”要念 “uen”。最好給初級學生標“jün”、“qün”、   xün”來讓他們更具體地體會這兩個韻母的差別。
因為同樣的原因,不少外籍生把“ㄐㄩ”錯成“ㄓㄨ”,或把“ㄑㄩ”錯成“ㄔㄨ”。不是因為他們分不清“ㄐ”跟“ㄓ”或“ㄑ”跟“ㄔ”,而是因為不管是“ㄩ”或“ㄨ”,拼音都標“u”。
教學建議:讓初級生弄懂“jqx”後面的“u”其實要念好像是“ü”。最好給初級學生標“jü”、“qü”、“xü”來讓他們更具體的體會“ㄩ”或“ㄨ”的差別。爲了幫助學生體會“ㄨ”跟 “ㄩ”的差別,老師可以用“語”這個初級的字。漢語拼音把“語”(ㄩ ˇ)標成“yǚ”就是“i”加“u”。
既然“jqx”後面的“u”都要發 “ㄩ”,爲什麽漢語拼音不直接標有兩點的“ü”?就是因為漢語拼音是個很有規律的系統:“ü”等於i+u”,但是“ㄐ、ㄑ、ㄒ”已經具有“i”的音在裏面,因此“ㄐㄩ”應該寫成“jiiu”。漢語拼音把多餘的“i”刪除,結果“ㄐㄩ”成為“ju”。

3.      韻母“iu”所造成的誤解。老師介紹拼音的時候,一定會告訴學生拼音寫“ui”,但是學生會自然念作“uei”;拼音寫“iu”但是我們念“io”。因此學生把“就”和“留” 說錯成“ㄐㄜ”和“ㄌㄧㄜ”,但是其實應該念“ㄐㄧㄡ”和“ㄌㄧㄡ”。教學建議:老師要記住“ㄡ”這個韻母等於拼音的“ou”,所以要提醒學生雖然拼音標“jiu”其實他們應該念“jiou”。

雖然漢語拼音被大部份的學生視為“很好學的符號系統”,而且在不少老師當中也廣受認同,以上的探討卻顯示及證明漢語拼音的缺點以及它們對外籍生的發音所造成的問題。漢語拼音就如所有的符號系統一樣有利有弊,我們也不會因為它的缺點否定它的用處。總之,老師要熟悉漢語拼音這個符號系統的規律以及它的利弊,再引導學生有效地運用這個工具,讓它變成學習的協助而非障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